他山之石——南非的生态友好型害虫管理方案 | 生物防治分享

植物和昆虫存在共生共存关系,是亿万年共同进化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缺一不可。近年来,生物防治在全球蓬勃发展,国内也做了大量研究,开发了众多天敌昆虫和菌剂,在农业、林业、草业等许多领域开始应用。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生物防治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该技术推广。以消灭一个物种为目的的防治是不可取的。把所谓的“害虫”,放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去考虑,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压制目标物种规模,这才是通常的所谓虫害管理。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生物防治工作组从国际知名期刊获悉,一项研究审核了南非在生态友好型害虫管理方面的进展。绿会生物防治工作组现将该文整理编译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芒果尤其容易受到包括芒果籽象甲在内的害虫的危害。Credit: Pixabay)

发表在《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农业与生物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回顾了南非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在生态友好型害虫管理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

该研究由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农业研究理事会研究所的首席作者特蒂亚·格罗夫 (Tertia Grové)博士进行。该研究强调了综合害虫管理战略应如何旨在减少因使用杀虫剂而导致的最大残留水平,以应对鳄梨、荔枝和芒果上的害虫。

南非是著名的亚热带水果出口国,出口到欧盟和英国市场,但该国的水果生产容易受到各种害虫的影响,这些害虫可能会大大导致产量损失。

这些昆虫包括荔枝上的荔枝蛾 (litchi moth),芒果上的柑橘蓟马 (citrus thrip)和芒果上的芒果籽象甲 (mango seed weevil)。

例如,就鳄梨害虫而言,根据南非亚热带种植者协会的数据,2019年由于害虫导致的鳄梨果实损失百分比为12.58%。

此外,关于芒果籽象甲,格罗夫博士强调,这是一种重要的有害生物,其经济影响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主要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限制了进入新的外国市场,并导致现有出口国的水果遭到大量拒绝。她补充说,在林波波(Limpopo)两个季节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加控制,39.86%和23.64%的汤米阿特金斯芒果 (Tommy Atkins mango)中都有芒果象甲卵。

展开全文

20年前,主要是广谱杀虫剂(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已登记用于控制害虫,并在采用更环保的管理方法方面取得了进展。然而,进口国降低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这给种植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